作为一家“国民”品牌,“娃哈哈”的AD钙奶、营养快线和纯净水,都是众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字。图片由即梦AI生成
一份题为《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的娃哈哈内部文件近日在网上流出。通知内容提及,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企业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作为一家“国民”品牌,“娃哈哈”的AD钙奶、营养快线和纯净水,都是众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字。变身“娃小宗”后,多年来沉淀下来的品牌效应,是否还能叫得响?
南方日报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看到,“娃小宗”的商标由宏胜饮料集团申请,国标分类5、29、30、32。其商标服务范围不仅涵盖了茶饮料、矿泉水、纯净水、苏打水、果汁饮料、奶制品、植物饮料、咖啡等娃哈哈几乎已有的产品品类,还包括啤酒等未曾触及的新品类。
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是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即宗馥莉掌控的公司体系。对于此次更名的原因,公司表示,“因复杂的历史有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一定效果的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有关规定法律风险之下。因此,我们不得已做出以上的安排。”
公司同时强调,“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宏胜饮料就已经对“娃小宗”这一商标名称进行申请。当时一同申请注册的商标,还有“娃小哈”“宗小哈”等多个名称。到了今年5月,“娃小宗”首款无糖茶饮“凝香乌龙”就曾在娃哈哈官方账号中公开面世。
然而,部分经销商对此表示,已经收到通知,但执行情况不好说。很显然,市场未必愿意为“娃小宗”买单。
除了欲启用新品牌,宗馥莉还通过将娃哈哈旗下公司变更为“宏胜系”以加强自身对娃哈哈集团的控制。
自今年8月1日香港法院对宗馥莉和宗氏另外三名子女的财产保全案作出判决后,娃哈哈部分业务的运营划分以及宗馥莉旗下企业陆续出现调整。
天眼查工商信息数据显示,9月8日,虎林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变更为虎林市宏胜饮料有限公司。该企业成立于2011年6月,法定代表人为祝丽丹,注册资本800万美元,营业范围包括食品生产、饮料生产、食品销售等。股东信息数据显示,该公司由丽水宏博饮料有限公司(下称“丽水宏博”)、荣辉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股权比重分别为70%、30%。天眼查显示,丽水宏博的法定代表人和受益人为宗馥莉。
据不完全统计,9月以来,已有3家娃哈哈旗下企业更名为“宏胜”系。9月5日,山西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企业名变更为山西宏胜饮料有限公司;9月2日,南阳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企业名变更为南阳宏胜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宏胜集团”)由宗馥莉一手创办,天眼查显示,宏胜集团法定代表人为祝丽丹。
南方日报记者观察到,以上进行更名的数家企业中,有多个企业原名中带有“昌盛”字样,变更之后大多含“宏胜”“恒枫”等名称。
同时,其中部分发生更名的企业,在今年早些时间曾发生投资人股权变更,公司股东从杜建英持股企业,变更为宗馥莉控制的企业。
2024年2月,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逝世,在7月经历一场“辞职”风波后,同年8月,宗庆后之女宗馥莉正式成为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自接掌娃哈哈集团以来,宗馥莉面临的挑战接踵而至,除了与弟妹之间的遗产官司,其与娃哈哈集团员工之间的摩擦也是不时传来。天眼查显示,娃哈哈集团当前与多名人员存在劳动争议。
结合近期娃哈哈的一系列风波可以推测,改名“娃小宗”其实是宗馥莉的无奈之举。
“娃哈哈”商标属于娃哈哈集团。宗馥莉继承其父宗庆后股权后,个人仅持有集团29.4%股份,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有46%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另外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职工持股会)持有24.6%的股份。目前内部风波仍在持续,宗馥莉另起炉灶启用新品牌,或是绕开风波的最佳选择。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新品牌能否落地成功,要看宗馥莉的人设以及对不同线市场的布局。另外,建立一个新品牌的成本过高,并且会弱化‘娃哈哈’的品牌效应,由此看来并不是一招好棋”。
晶捷品牌咨询创始人陈晶晶认为,近期“昌盛系”大规模更名与旗舰店运营方更替,背后折射的是宗馥莉在继承争议背景下的权力收拢。通过去掉“娃哈哈昌盛”的标签、统一纳入“宏胜系”,将原本可能卷入遗产争夺的企业剥离出来,强化自身的独立掌控力。
“与此同时,电商旗舰店运营权也从杜建英系企业转到与宗馥莉关联的平台,意味着品牌在‘线上话语权’层面完成了重新归拢。”
作为一家“国民”品牌,“娃哈哈”的AD钙奶、营养快线和纯净水,都是众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字。今年5月才申请的“娃小宗”,虽说是“娃哈哈”的亲儿子,但众多消费者反馈称,这听起来更像个“山寨版”。
从外部来看,在农夫山泉、怡宝、康师傅等品牌的冲击下,娃哈哈要持续推进渠道改革,优化终端布局,还要挖掘新的消费需求,摆脱对经典产品的过度依赖。
从内部来看,7月以来,围绕着娃哈哈家族内部的财产争夺愈演愈烈,已经影响了终端销售。第三方App蝉妈妈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娃哈哈抖音官方旗舰店近一个月日均销售额腰斩,从5万元—7.5万元/天减少至1万元—2.5万元/天,粉丝数量也在不断减少,截至8月14日仅有453.1万,相比3个月前减少了10万。
娃哈哈正在经历一场品牌传承的沉浮,“娃小宗”的名号能否叫得响,被市场接受,从目前来看,还需要各方的智慧、理性,还有时间的沉淀和考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