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现在的它早已步入中华牙膏、大宝、哈尔滨啤酒的后尘,从人人骄傲的民族品牌沦为了外资的“东西”。
而更让人们想不到的是,发明徐福记的徐氏兄弟,也早早完成了百亿规划的套现,拂袖而去。
工作得从上世纪80年代的台北说起,那时候徐氏四兄弟仍是街头小贩,推着车在闹市卖糖块。
兄弟几个不满足于摆摊,攒了点钱后开了家小厂,给外商做糖块代工,赚了人生第一桶金。
到了90年代初,台湾的糖块商场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人力本钱也蹭蹭上涨,代工赚的那点钱越来越不够看。
他们带着悉数家当在广东东莞安了新家,成立了徐福记食物有限公司,持续干老本行,做代工赚辛苦钱。
但是徐氏兄弟没计划一辈子给人打工,开厂三年后,大哥徐镨盯着内地商场揣摩出了新路子。
他们瞄准节日和喜糖商场,规划了美丽的礼盒包装,又是广告狂轰滥炸,又是超市摆摊地推,硬生生把品牌名号打响了。
靠着顾客“送礼有体面”的心思,徐福记在高端糖块商场站稳了脚跟,四兄弟也把心思全扑在了品牌上,代工的日子逐渐成了过去式。
依照这样的开展节奏,徐福记成为跟大宝、中华牙膏齐名的民族品牌,必定指日可下,可在外资找上来之后,全部就都变了。
2011年雀巢找上门来了,那几年外国的糖块大佬像德芙、费列罗、士力架一股脑涌进我国,个个来势汹汹。
徐福记虽然是国内糖块老迈,年营收现已冲到43亿,净赢利也有6个亿,但面对这些世界玩家,研制技能和赢利空间总觉得差点意思。
徐氏兄弟衡量一再,觉得搭上雀巢这艘大船,能学点高技能,还能赚更多钱,何乐而不为?
这笔生意其时看着挺美,雀巢想着靠徐福记抢占我国商场,徐福记也盼望借雀巢的资源飞得更高。
电商蹦出来后,传统糖块商场被挤得喘不过气,年轻人还考究健康消费,嫌糖块热量高,吃得少了。
2016到2020年,我国糖块商场年均增加才2%,徐福记的日子也不好过。
雀巢的财报里一度把它扔进“别的的收入”栏,办理层换来换去,乃至有些任其“自生自灭”的味道。
好在2020年后,徐福记抓住了直播带货的春风,又推出低糖产品,营收蹭蹭往上涨。
这成绩一亮眼,雀巢就坐不住了,爽性在2025年3月3日把剩下40%的股份也收了,完全把徐福记揽进怀里。
但是这事儿刚发布,网上就吵翻了天。有人说徐氏兄弟聪明,33年打拼到这地步,套现走人是最稳的挑选,总比守着个老品牌苦熬强。
但对立的人却觉得疼爱,徐福记好歹是国人记忆里的味道,现在全归了雀巢,像是把家里的老物件送了人,总有点不是味道。
两头说得都有理,可外资并非做慈悲,没有利益的工作,他们但是绝不会做的。
酥糖、沙琪玛这些老招牌,外国人吃不惯,买的仍是海外华人,雀巢也没啥动力往外推。
雀巢在我国混得风生水起,2024年大中华区出售额403亿,徐福记的途径是它眼里的香饽饽。
徐福记有3500家经销商,130万家门店,六成生意在三四线城市,跟雀巢在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正好拼图。
雀巢计划凭借自家全球供应链的优势,一起使用先进的出产技能在研制上给企业来供给支撑,咱们正真看到的低糖糖块和美禄饼干等新品,其实都融入了雀巢的技能痕迹。
未来没准会弄个“国民零食事业部”,跟咖啡、调味品等量齐观。可这路好不好走,还得打个问号。
除此以外途径上也有危险,徐福记的门店现已铺到200万家,2025年还想冲到260万,可大卖场不景气,白牌零食店又抢风头,线上流量也到顶了。
雀巢嘴上说保存徐福记独立运营,可全资控股后,文明能不能融,办理怎样分,都十分费事。
前几年,徐福记还由于出产卫生问题上过热搜,品控这关要是过不去,雀巢的标准化也得跟着头疼。
徐福记从街头小摊到雀巢手里,走了三十多年,像是从一颗散糖变成了礼盒装,现在又被装进更大的盒子。
现在商场在变,外资渐渐的变多,有人挑选“顺势而为”知难而退,可有人面对外资的收买却能坚持良心,白象便是这儿边之一。
之前许多日资企业都企图经过出资入股本乡品牌分一杯羹,在商洽别的的品牌时都十分顺畅,可在白象这儿,他们却碰了壁。
白象创始人姚忠良坚决拒绝了一切提议,由于在他深知,若承受日资入股,自己将失掉企业的话语权和用人自主权。
一旦如此,白象内部的很多残疾职工或许面对裁人危险,重回被社会边缘化的地步,这是他无论如何不肯看到的现象。
所以即使白象从行业龙头位置滑落,姚忠良也仍坚持态度,宁可让企业困难前行,也不肯退让。
信息来历:金融界《唏嘘!又一家国产品牌落入外资之手,巨子雀巢13年后再出手,拟全资控股糖块龙头徐福记,创始人宗族黯然退出》新浪财经《雀巢收买剩下40%股份,全资控股徐福记》和讯网《“饿死不承受日资入股”?土坑酸菜后,白象出售暴增!》